真正对伴侣的包容,不是给己所要,而是投其所好。
什么是需求的满足?我们往往讲需求指的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。比如你特别口渴的时候,我给你一个面包,我觉得我对你很好,可是有用吗?这时候给如果我给你一瓶水,你才会特别感激我。因为那正是你需要的。
需求到底是什么?不是给己所要,而是投其所好。
这个“投其所好”的道理在婚姻里非常重要,我觉得人很大的一种成长就是要看到对方的需求,并且尽己所能去满足。
当然我们每个人也不是神,我们或许也满足不了对方的所有需求,我们只能尽力去做,你看到了对方的需求,满足了对方,对方可能就会很感激,但如果缺乏洞悉力和有效的沟通,大多数时候我们是看不见对方的需求的。
比如丈夫很节俭,妻子趁他过生日,送他一块名表。对丈夫来讲,他心里可能很伤心:随便吃一餐饭就可以了,何必要花钱买个劳力士?
反之,妻子过生日的时候可能也会遭遇尴尬:“我想要一个限量版名牌手袋,你就给我买了一个地摊货?”
这时候丈夫是没有了解妻子的。
你可以节俭,这是你的生活经历,你成长的经历让你成为这个样子。但你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需要。如果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,对方就会很感激你。
很多时候饥肠辘辘的丈夫回到家里,要的是一碗热汤,而不是妻子精致装扮的风情万种。
而妻子要的或许是高质量的陪伴,而不是名贵的首饰。
看懂对方的需要,并且满足对方的需要,便是维系幸福婚姻的其中一个重点。
婚姻的功能很多的,经济功能、育儿功能、社会功能、社会交往,已婚的人和单身的人是不一样的。
婚姻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,但是你不能让对方来满足你所有的需求。
个人的需求,难道非得通过婚姻当中的另一半来实现吗?比如情感需求,因为自己特别希望对方天天说“我爱你”,但他偏不——难道,我们不能自己爱自己吗?
我们要给彼此一个弹性的空间。婚姻一定是两个独立的人的结合。如果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,那不可能长久。就像你无法独立的走路,另一个人天天背着你,那就双方都会很累。
如果两个人都能独立,都能靠自己;同时,两人还可以共享艰难困苦,分享幸福;既是夫妻的关系,也是朋友的关系,这样才可能是婚姻的常态,是两个人携手前进的未来。
我们曾经会选择某个人做伴侣,一定是看中了他身上的某些闪光点。但是如果你今天选了苹果,明天却想要吃出香蕉的味道,那不是太苛刻了吗?
有的女性结婚的时候就想找个体贴的伴侣,但是婚后嫌弃他挣钱挣得少。既想这样又想那样,人的欲望有时变化得如此悄无声息。但世上本就人无完人,我们自己尚且不是完美的人,又怎么能要求别人事事完美呢?
婚姻中的两个人是要相互依赖的,但是有一些需求需要自己去满足自己的,比如情感需求。
但有一些女性就不太能接受,她觉得很难,找个老公就是让他来解决这些问题,要他解决房子、车子、最好什么都有,自己不用奋斗。
这种女人就是把自己当小孩子,在情感中过度索取,就是公主病。
每个人都有公主梦,但是不要有公主病。
婚姻就是一种体验。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到婚姻中,奢望婚姻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。
虽然我们是在婚姻里的人,但是我们也要有自己生活的圈子,有独立生活的技能,还要让自己变的强大。同时如果可以为对方带来一定的成长,彼此能共同进步,这是最好的。
当你变得坚定并懂得经营关系的理念与知识,你将更具备解决婚姻问题的能力。
杨澜曾经说过,婚姻里不但需要爱,还要有肝胆相照的义气,不离不弃的默契,刻骨铭心的恩情。
愿你掌握其中的奥妙,婚姻里有爱,有责任,有原则,有幸福。
点击继续阅读:
《写给陷在婚外情的好女人们的信》
《婚姻中女人该有的样子》
